依水而生,南京如何做好“水”文章?|环球速递
进入梅雨季后,南京暴雨、阵雨频发,但五塘村105号院小区的居民却再也不用担心淹水的问题了。这个曾经逢雨必淹的小区去年被纳入了南京市水务局推进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重新梳理了雨水管道,将上游雨水经新管道直接排至下游,从根本上解决了积淹水问题。
【资料图】
南京,依水而生,因水而兴。长江穿城而过,秦淮河碧水绕城,水网密布、河湖众多。近年来,围绕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景观等多方需求,南京坚持治理修复协同、岸上水下并重、建设管理同步,系统施治,让南京的“水之清、水之秀、水之韵、水之宁”更加彰显。
工作人员对五塘村105号院小区的主要排水通道进行整治。南京市水务局供图
以民为本,解急难愁盼
“以前雨天出门干脆就穿拖鞋,因为积水太严重了。”五塘村105号院小区的居民张先生说,每逢强降雨后,五塘村105号院小区的积淹面积可达1000多平方米,积水深度有30多厘米,长时间降雨还需水泵抽排,给居民雨天正常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南京市水务局调查勘探中发现,五塘村105号院小区的主要排水通道张王庙沟暗涵由城市河道改造而成,其起端盖板沟长宽均为1.2米。“由于暗涵上游汇水面积较大,幕府山下地面硬化率较高,降雨时容易形成地面径流。”南京市水务局水环境建设处处长张晓峰介绍,上游明渠宽度远超暗涵起端盖板沟宽度,且暗涵内存在局部倒坡、障碍物等过水不利条件,直接导致小区排水严重不畅,遇暴雨即出现大面积深度积水,雨季溢流入河加重污染。
为此,南京市水务局将张王庙沟暗涵治理工程纳入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通过控源截污、溯源整改、结构修复、清淤疏浚、在暗涵起端新建雨水管道等,解决张王庙沟暗涵过水能力不足问题,同步削减雨季溢流污染。
“现在下雨天也可以放心出门了。”五塘村105号院小区的居民张先生说。
五塘村105号院小区淹水问题的处置是南京市水务局聚焦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个缩影。人民网了解到,南京市水务局将“兴水惠民”贯穿始终,通过调研走访、平台收集、微信议事群等多渠道收集群众“微心愿”,并将“微心愿”列入水务民生实事项目清单,梳理出了9项民生实事工程。
“这9项民生实事,有的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有的是群众急难愁盼、呼声较高的问题,有的则是为进一步增强水务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打好基础的工作。”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军介绍,该局对民生实事以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式落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从城市积淹水点的整治到骨干河道的消险整修,再到水库清淤、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一个个涉水工程让南京水务综合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气候异常,频频出现的极端天气对提升城市防洪抗旱标准、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悉,今年南京将实施14项防汛消险、14处积淹水整治工程、42项水库库容恢复及生态清淤工程建设。修订暴雨强度公式,开展城市极端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构建主城区精细化内涝分析模型,编制内涝风险图,完善内涝应急处置措施。同时积极推进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新国标,对供水企业的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及二次供水水质进行督查,完成全市供水管网新建改造75公里。
养护人员在秦淮河湿地公园打捞漂浮物。南京市水务局供图
生态优先,迎水清岸绿
近日,南京市水务局下属秦淮河河道管理处收到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秦淮河湿地公园附近水面上出现一层白色漂浮物。南京市秦淮河河道管理处工管科副科长刘庆表示,按照现行养护标准,每天上午下午沿河都要进行一次清捞,应该不会有白色漂浮物出现,但接到工单后,他们还是第一时间赶往问题所在地。
“其实是柳树飞絮漂浮在上面,因为量比较大,看起来跟平时感受到的飞絮不一样。”南京市秦淮河河道管理处主任陈忠告诉人民网,当时他们现场就拍板了解决方案——增配打捞人员,启用加密抄网,进行水域内的清捞工作。
“南京市秦淮河、秦淮新河近40公里,沿河人烟稠密,群众护河呼声较高,河道水面漂浮物打捞工作任务较重。”陈忠介绍,以此次群众诉求为契机,他们举一反三开展了“季节性水面保洁共性问题”调查研究,制定了重点加强秦淮河秦虹桥下游、南部新城段及秦淮新河梅山段等柳树密集河段水面环境保洁工作等3条守护河道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道。
除了解决具体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现代化成果,南京市水务局还攻坚克难,结合主题教育,解决了一些难啃的“硬骨头”问题。他们梳理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涉水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涉水问题、河长制省级督查反馈问题及秦淮河主要问题、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排查整治“回头看”问题、水务项目资金内控监管等5类当前突出问题的整改任务,成立项目小组对着问题改,确保取得整改实效。
作为中央环保督查反馈的涉水类问题,明御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已经被南京市水务局纳入今年的整改项目。上世纪90年代以来明御河成为南京污染最严重的黑臭河之一。今年,南京市水务局拟通过河道清淤、挡墙修复、生态修复等措施,对河道水环境进行整治。截至目前,已对瑞金路桥至解放南路尚书桥段进行清淤,清淤量约5000立方米。
治城先治水,治水先护水。近年来,南京实施150条黑臭河道整治,完成230条河湖水环境整治提升以及重点入江支流治理,同时因地制宜在莫愁湖、南湖、月牙湖、北十里长沟等打造“草型清水态”生态自净系统,让河湖水清岸绿,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让清水畅流水环境成为常态,南京市水务局制定了完善的长效监管机制,并聘请了一大批巡河志愿者、专家河长、民间河长等,汇聚各方力量,共同维护河道及周边环境安全美丽。随着南京市河湖水域环境的不断好转,河湖周边也逐步成为市民游玩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智慧水务系统。人民网 杨维琼摄
智慧水务,聚多方合力
6月10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南京出现狂风暴雨,六合西部、浦口、江北新区、主城区中西部、江宁中西部及高淳中雨到大雨、局部暴雨,全市共有3个自动气象站极大风力达11级,7站风力达10级。暴雨不仅造成市内多处树木、交通指示牌倒伏,还造成了京沪等高铁的大面积晚点,以及多个汽渡的临时停航。
南京市水务局市防指指挥调度大屏闪烁变换,气象云团变化情况,水库、城市地下空间、积淹水点等监控情况实时播放,一个个抢险排水指令从这里频频发出:临时封闭积水区域道路,打开雨水篦子助排,排涝泵站全力开机排水,组织道路街巷积水抢险作业……
据悉,当天,南京全市累计出动人员6989人次、车辆910台次,部分路段短时积水及时处置,倒伏树木等连夜清理处置完成。
南京给治水装上智慧的“眼睛”,通过图像、数据搜集分析,让水务平台更“聪明”,从而实现预测预报更准确,监测预警更及时,运行调度和联动指挥更加科学有效。
入梅后,受流域上游及本地降雨影响,秦淮河东山站、滁河晓桥站、六合站的水位皆有上涨,最高涨至8.53米,南京全市13座小水库溢洪。为此,南京市水务局在强化预警提示和工程调度的基础上,协调气象、交管、规划、消防等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和值班值守。
“我们不仅在相关点位布置了摄像头,机动监测水务情况,也与交管部门合作,共享他们的摄像头进行道路积水检测等,减少重复建设,节约资源。”南京市水务设施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胡祥洪介绍,针对河道巡查、抢险救灾等情况,他们还会增加无人机进行配合。
智慧水务不是一套简单的设备,而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体系。除了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精准防灾减灾,智慧水务在服务河湖行业监管、水环境治理、水行政执法、河长制落实等方面均发挥着大作用。
以智慧水务供水子系统为例,该系统着重以“厂—站—网”感知监测数据为基础,整合接入水源地、水厂、供水泵站、供水管网等相关数据,提升业务处室对厂、站、网、水源地等供水设施的信息化监管水平。全市集中式水源地均实现视频监控覆盖,并接入智慧水务系统。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出现人员入侵、船只异常等情况时,系统可自动向区水务局管理人员告警,要求其及时到现场处理。同时,沿江水源地建设了4座在线水质监测站,实时监测水质情况,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如今,地下管网是否通畅、闸机泵站是否正常运行、河道行洪能力如何等等,都可以通过智慧水务系统多维度掌握情况,南京市水务局可调度多方数据,进行更精准的统筹处置。
据悉,南京市水务局正在进行智慧水务系统的二期建设,将增加65台固定摄像头和7台车载摄像头,并结合历年的降雨数据进行降雨预演测试,进一步健全水务监测预警体系、河湖管理数据支撑、业务功能体系及数字孪生试点应用,不断提升水务治理的科学化和精准度。
标签: